钰钰特别调皮,生活中的他简直就是“小恶魔”,搞破坏就是家常便饭。为此妈妈没少批评和教育他,最初钰钰还能听进去,妈妈在批评时他的态度还算诚恳。而且时候也确实有反省,犯错的次数减少很多。可是好景没有维持很久,最近钰钰完全是另一种态度,面对妈妈的教育,完全就是无所谓的态度。看到他满不在乎的表情,妈妈的火气更大,想要批评他的想法愈加强烈。
面对孩子的错误,家长教育是必然的,目的就是希望他认识错误,同时改正。只是批评的方式也有很多种,有些家长选择了最不好的大声斥责。要知道孩子也会有免疫,尤其是听惯了大声吼叫的声音后。所以说想要让孩子认错并且改错,家长就得想办法让他们接受批评,不然一切的努力都是白搭。
一、批评时不翻旧账
若是发现孩子犯了类似的错误,或者是原则性错误,家长肯定要“快马加鞭”的批评,抓住时间很重要。要及时的指出孩子错在哪里,让他清楚认识到错的原因。这样孩子就能在“黄金期”改正,对于错误的印象会加深不少。接下来这件错事只要孩子改正,就可以自动翻篇。
要是下次再犯错误,希望家长可以重新整理情绪教育,而不是把之前的错误重新拉出来。很多家长都有翻旧账的习惯,好像过去的那些错误永远过不去似的。最好的教育是就事论事,因为翻旧账意味着否定了孩子的付出,这样是没有公平可言的。
二、批评态度一致
在批评犯错的孩子时,家里的成员最好保持一致的态度和思想。很多家庭习惯性用“脸谱”教育,一个红脸批评和教育孩子,另一个白脸在旁边帮衬和保护。试问这样还有教育的意义吗?完全就是“打一巴掌给颗糖”的节奏,想必孩子内心是完全不会害怕的。甚至还会跟那个唱红脸的家长疏远关系,因为孩子会觉得他不好。
教育必须要保持统一阵营,所谓的家校合作也是坚持这一原则,只有同样的批评态度,才能让孩子知道自己这件事确实错了。是非观念很重要,家长千万不要混淆了孩子的思想。三、教育时间要选对
批评的时间和场合真的很重要,可能是家长太忙了吧,只有饭桌和临睡前才有时间。于是会把批评孩子的时间定在吃饭或者睡觉时,其实这两个时间段不适合批评教育。因为被批评孩子的情绪肯定会受影响,所以会影响她吃饭的心情;另外睡觉也是如此,带着情绪入睡,很容易影响睡眠质量。
最好的批评时间,一定是在事情刚发生的那两个小时里,因为孩子对自己做的错事还有印象。若是在外面的话,可以将孩子拉到某个无人的地方,然后进行批评即可。因为小孩的自尊还是比较强的,若是不分场合的话,容易让他的自尊受损。
总结:可以理解家长的无奈和焦虑,但是秉着健康教育的原则,父母还是要把生气的情绪收起来。犯错是每个孩子都会经历的事,家长的任务就是用正确的方法引导他,然后慢慢改正。
校对 庄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