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到最后,身边没有一个朋友,绝大多数都是这几类人

从小到大,身边人都给我们灌输“多个朋友多条路”的价值观。

按照这种价值观去做人,参与到不同的圈子、群体当中,渴望结交更多的人脉,幻想以此来打开人生的出路。

当我们不断合群,不断结交人脉,却发现并非多个朋友多条路。基本上,都是朋友遍天下,知己有几人。

这里谈到的朋友,本质上,都是只有一面之缘的陌生人。哪怕互相加了微信,也不过是待在通讯录里边的一个名字罢了,充其量是点赞之交。

人越是有所经历,越不喜欢加微信好友,也不喜欢盲目合群。有可能,越混朋友越少,对于社交也不再上心。

混到最后,身边没有一个朋友,绝大多数都是这几类人。

一、讨厌人情世故的人。

虽然你我都身处人情社会当中,不得不接触到复杂、繁琐的人情世故。难道说,每个人都喜欢人情世故吗?

恰恰相反,绝大多数人不仅不喜欢人情世故,还讨厌人情世故。哪怕是经验老到的老江湖也不例外。越是接触人情世故,越是觉得这些东西虚伪、恶心、毫无益处。

从厌恶的那一刻开始,说明我们已经对“人情关系”产生了一定的芥蒂。逐渐远离人情关系,等于逐渐远离社交圈子。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中年人,倾向于简简单单过日子,不再参与到复杂的人情世故当中。接触过了,看透了,也就反感了。

远离人情世故,也远离了没啥意义的社交圈子,会对个人的生活产生影响吗?其实,没有任何的影响,只是很多人都在乎别人的看法罢了。

说实话,别人也没有什么看法。毕竟,江湖中的过客太多了,多我们一个不多,少我们一个不少,没必要内心戏十足。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就行了。

二、独来独往,厌恶麻烦的人。

一部分人的性格,偏向于与人相处,社交型人格。另外一部分人的性格,偏向于独来独往,像是独行侠的人格。

肯定有人爱好社交,也肯定有人不爱好社交。对于前者来说,越是社交,越是能量充沛。而对于后者来说,越是社交,越是能量流失,内耗严重。

也就是说,偏向不同的人,获取能量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

社交型人格的人,无法忍受孤独,一孤独就让他们产生精神内耗。独行侠人格的人,更偏向于孤独,越是独来独往,越是感觉到神清气爽,人生轻松。

前者不理解,社交如此有趣,为什么还会有人不喜欢呢?很简单,偏向于独来独往的人,都极度厌恶麻烦。而带给他们麻烦的一切,都会被他们剔除。

有社交,就会有是非,从而招致麻烦。没有社交,是非就会减少,麻烦自然而然也会减少。

三、被伤害过,愈发薄情的人。

在成年人的世界里边,人教人,永远都教不会;事教人,一遍就让人印象深刻。

没有接触过世道、人心,就不知道江湖险恶,人心复杂。没有被世道、人心毒打过,就不会有任何的防人之心。

随着一个人逐渐接触世道、人心,也被世道、人心毒打过,那他大概率就会变得薄情起来,对谁都没有感情,只有现实的利益。

有利益,那就在一起逢场作戏。没有利益,那就敬而远之,连逢场作戏都不要有。你可以说这是冷漠,也可以说这是生活对于一个人的改变。

再怎么温情脉脉、热情好客的人,最终都会被生活磨平棱角,变成薄情寡义的模样。也许,他们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保护自己。

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不是他们主动变得薄情,而是生活的毒打,逼得他们不得不变得薄情。

四、看透人性,且不信任他人的人。

在变得薄情的过程中,人们也会产生一种感觉——除了自己,其他人都信不过。

靠人人会跑,靠树树会倒,靠水水会流。这世上谁都靠不住,唯有自己才靠得住。每个人都只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而不对别人的人生负责。

有钱的时候,自然有一大堆小人前来阿谀奉承。一旦破产,这些阿谀奉承的小人就会作鸟兽散,立马人间蒸发,消失不见。

当你需要帮助的时候,你会发现,以往所加的微信好友,或者什么饭局、酒局中的人脉,竟然没有一个是有用的。

有钱有酒真兄弟,患难何曾见一人?有酒有肉,就有朋友。没酒没肉,就没有朋友。可见,这些都是猪朋狗友,没啥真感情。

看透了人性,也不相信身外之人,就不会有任何的社交需求。靠自己,提升自己的实力,才是安身立命的关键。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