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道
r香韵初展
r第一次读周邦彦的《苏慕遮·燎沉香》时,就对沉香有了深刻记忆,不知其为何方神物,竟在我喜欢的词人周邦彦心里有如此高迈的精神地位:
r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r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r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r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rr海南沉香是沉香界的天花板。 张晓武 供图
r词人起笔写静境,焚香消暑,如热闹场中服了清凉剂,心静而神清,对故乡之念愈甚。词中沉香以其烟炷之缥缈清幽烘出作者心内秘语,引故乡归梦。虽然不能回到故乡,却在梦境中驾乘小舟悠然地荡入长满荷花的水塘。词人融景入情而又不露痕迹,正是妙手天成。可见这沉香之无形脉络,使得向来作词以缜密典雅风格著称的周邦彦,却把这首词却写得清疏明丽,体物浏亮,尤为绝唱。
rr《沉香砂花等药底薄》(清)。故宫博物院藏
r实际上,若是起底几千年璀璨的华夏文明,“沉香”文化正似飘絮之烟,绵延于历朝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之中,有幸读得一首半阕,总如沉香烟侵脾肺,醒神而意不觉。而宋人最是风雅,《梦粱录》就记有“四般闲事”:烧香点茶挂画插花。这四件“闲事”中,烧香居首,显见其风雅,悟言斗室之内,燃一炉香,看烟云漫卷,神游八荒,人恍如身居天界,这般闲事自然深得文人墨客倾心,丁谓、欧阳修、苏轼、黄庭坚、李清照、杨万里、梅尧臣,陆游,甚至赵家天子皆深谙个中三昧,他们在香气氤氲间吟诗作画,让这一缕香烟穿越时空,至今犹能细嗅,尤其海南沉香,更是得了北宋宰相丁谓为其作传,引无数后人为其唱颂,可谓香飘千古。
rr黄庭坚《制婴香方帖》。台北故宫博物馆藏
r“天香”一传凝琼脂
r海南沉香到底有多好?须得从宋朝的丁谓(966年—1037年)说起。史料记载的丁谓是一位极具争议的人物,但此章所写,只就他的天才,以及与沉香的渊源。他是宋朝著名的经济专家,曾两度拜为宰相,封晋国公。
r1023年,丁谓被罢相,贬为崖州(即海南岛)司户参军(七品)。丁谓究竟不是凡人,被贬崖州,从庙堂之高骤然屈居江湖之远,大半生光景已逝,遥思人生,反倒多了几分宁静。虽初至崖州时,其诗句中尚有怨哀“今到崖州事可嗟,梦中常若住京华。程途何啻一万里,户口都无二百家。夜听孤猿啼远树,晓看鹃没乱烟斜。吏人不识中朝礼,麋鹿时时入郡衙”(《到崖州》),但他在精神上并没有颓废,政治上的失势反倒成就了他在文学与学术上的造诣。
r丁谓人生中首次与香结缘,始自担任福建转运使制作贡茶。丁谓的茶书与茶诗是研究中国宋代贡茶及茶史、茶学、茶文化极珍贵的史料。无论世人如何评价丁谓本人,但在茶史上,提及北苑贡茶,丁谓功不可没,其后他为海南沉香所作的贡献,亦源于此。值得一提的是,宋代的香文化已达到顶峰,而丁谓位居宰相一职长达七年,常年陪伴君王左右,深入宫廷生活,自是熟知许多宫中很多外界所不知的香药知识,且亲眼目睹皇室贵胄用香的情形,对于用香之道,可谓熟稔,后来被贬海南岛,于一直未曾与沉香产地有直接接触的丁谓而言,或可算得上是另一层意义上的“天时地利人和”。
rr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中有沉香铺。
r在对沉香的一切有更加深刻的感受之后,丁谓开始撰写《天香传》。《天香传》篇幅并不长,不过2000余字,但研究价值极大,该文不仅深解炉香之趣,亦是丁谓个人用香经验的总结。在文中,丁谓叙述了各个朝代用香史,尤其是宋朝宋真宗时期用香与赐香情形以及礼节,各个地方沉香的优劣对比及海南沉香优良的原因和对海南沉香进行分类以及评定等方面。
r宋真宗因崇道而闻名于史册,无论朝廷用香还是香药贸易和朝贡都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天香传》中关于宋真宗朝廷用香情景的描写颇为详细,譬如宋真宗做道场行斋醮科仪时大量用沉香,此外还有真宗赐香以示皇恩浩荡的情景。宋朝是中国香文化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作为真宗朝宠臣的丁谓,常伴君侧,参与国家重要仪礼,受皇帝重用且赏赐香药,见识宫中各式用香。因此对宋真宗的天书祥瑞、封禅、建宫观等崇道活动了如指掌,正因其有如此经历,方能造就《天香传》。
rr《天香传》收录于《陈氏香谱》中。
r在《天香传》中,丁谓认为海南沉香以黎母山最佳,因为黎族人不是以沉香为主业,只在冬天采集,最重要的是黎族人不随便砍伐,而是等待自然成香后采集,这正是海南沉香珍贵与质优的原因。丁谓还对海南沉香进行了最早的分类与划分等级,总共“四名二十状”,“名”是对沉香的分级,四名指四种不同品级;“状”则从外观来分类,并分条缕析各种优劣,且从“四名十二状”中,丁谓提出“生香”与“熟香”的分别,这也是历史上首次从沉香生成的方式品评优劣,即自然成香的“熟香”和人为成香的“生香”,并认为熟香优于生香。因身处海南岛,有着地利之便,丁谓将海南沉香从气味、外观、生成方式等进行分类与品级,为后世的香学家研究和品评沉香奠定了基础。故而,《天香传》一出,便确立了海南沉香甲天下的地位,使其名扬四海,成为“天国之香”。整个宋代,都开始了对海南沉香的惦记。
r隐几香一炷,灵台湛空明
r历史总有一些宿命似的惊人的巧合。1037年,71岁的丁谓去世了。而在这一年的1月,另一位后来也被贬谪海南且与海南沉香有着千丝万缕情缘的天才苏轼在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出生。在海南谪居三年的苏轼,焚香、吟咏、研香或是其生活中的一大乐趣,他甚至在其最爱的弟弟苏辙60岁大寿时送了一首《沉香山子赋》作为礼物。值得一提的是,苏轼对于海南沉香的热爱,似乎被他的“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完美传承了。其中,黄庭坚(1045年—1105年)自称“患有香癖”,他喜欢沉香,尤其痴迷海南沉香,得好香如获至宝。他为沉香填词作诗,更令人惊艳的是,他嗅觉灵敏,因而能够捕捉和品鉴多种香料和味道。如此似乎还不够表达他对沉香的喜爱,于是,精通药理的黄庭坚,亲自创作了许多香方,其中以四种最为著名:意和香、意可香、深静香、小宗香,被称为“黄太史四香”。
r自号山谷道人的黄庭坚,能排在“苏门四学士”之首,自然也是奇人。他一生横遭两次贬谪,从政坎坷,然而在文学艺术上成就非凡,学问文章,天成性得,诗风广披后人,为江西诗派之诗宗。在书法方面,善行、草书、楷法皆卓然自成一家,与苏轼、米芾、蔡襄被誉为“宋四家”。黄庭坚对沉香的痴恋,可从他晚年的一篇小文《题自书卷后》里获知:
r崇宁三年十一月,谪处宜州半岁矣,官司谓余不当居关城中,乃以是月甲戌,抱被入宿子城南。子所僦舍喧寂斋,虽上雨傍风无有盖障,市声喧愦,人以为不堪其忧……既设卧榻,焚香而坐,与西邻屠牛之机相直。
r徽宗崇宁三年(1104年)十一月,60岁的黄庭坚抵达被贬谪的广西宜州,已经半年过去了,由于是待罪编管之身,无法居于城关,辗转被迫搬到城南一处鼎沸嘈杂的市集内小室。从风雨可入、残破不堪的小房间看出去,正面对着杀牛屠肉的小桌,残余的肉屑渣滓,嗡嗡作响拂之不去的蚊蝇……黄庭坚给小室取了“喧寂斋”之名,此刻,这位60岁的老人,正安详地坐在卧榻上,于喧声中焚香听雨。众人惊诧,如此恶劣的环境,他怎可如此的安适与悠闲?黄庭坚似乎感知了众人之惑,在其《题自书卷后》另一章节里作了解答,称焚香所形成的气味像一团无形的防护膜,可将其隔绝于鼎沸市声。其实黄庭坚的这种观点,早在元祐元年(1086年)他写给贾天锡的诗里就曾提及:“险心游万仞,躁欲生五兵。隐几香一炷,灵台湛空明。”
rr海南沉香山子。张晓武 供图
r黄庭坚关于沉香的诗词数不胜数,譬如《贾天锡惠宝薰乞诗予以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十字作诗报之》第十首“衣篝丽纨绮,有待乃芬芳。当念真富贵,自薰知见香”,《谢王炳之惠石香鼎》里的“薰炉宜小寝,鼎制琢晴岚。香润云生础,烟明虹贯岩。法从空处起,人向鼻头参。一炷听秋雨,何时许对谈”等等。隔火熏香,在他的诗词里频繁出现的,显见了黄庭坚的生活品位,“熏”香远比“烧”香更繁杂,但其香气更为醇和,香风袅袅,低回悠长,人置身其中,自能生出些许缱绻情思。
r除了诗词,精通药理的黄庭坚还以香入药,一张《药方帖》,胜却天下文人墨客:婴香,角沉三两末之,丁香四钱末之,龙脑七钱别研,麝香三钱别研,治弓甲香壹钱末之,右都研匀。入牙消半两,再研匀。入炼蜜六两,和匀。荫一月取出,丸作鸡头大。略记得如此,候检得册子,或不同,别录去。
r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香痴”黄庭坚深受丁谓《天香传》的影响,独爱海南沉香,其所创制或喜爱的香方,都只使用海南沉香。
r《红楼梦》里的沉香屑
r我国的香文化由来已久,一说肇始于春秋,其时,沉香作为一种香材,已经进入贵族的生活。用沉香等香料熏染衣物,让自己的身体散发着清香,已经成为战国时期贵族的风尚。而屈原对于沉香尤为偏爱。在他的千古名篇《离骚》中,提到沉香等香料的诗句就有五十一处之多,“扈江离与辟燕兮,纫秋兰以为佩。”——这是关于佩戴香料的记载,屈原把沉香幻化为自己贵族身份的象征——“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rr屈原在《离骚》中已提到沉香。
r沉香自此在中国文学的世界里缥缈萦绕。到清朝,在中国古典文学巅峰之作《红楼梦》里,沉香进入了金陵豪门贾府。在第十八回《皇恩重元妃省父母 天伦乐宝玉呈才藻》中,贾宝玉随父亲贾政在拟修建的大观园“才题对额”后,回到自己住处,被府里的几个小厮“抢”去了荷包、香囊等随身携物,惹得丫鬟袭人很不高兴:少时袭人倒了茶来,见身边佩物一件无存,因笑道:“带的东西又是那起没脸的东西们解了去了。”林黛玉听说,走来瞧瞧,果然一件无存,因向宝玉道:“我给的那个荷包也给他们了?你明儿再想我的东西,可不能给够了!”说毕,赌气回房,将前日宝玉所烦他做的那个香袋儿——才做了一半——赌气拿过来就铰……这香袋既是黛玉所做,袋中所装的香必是至上之品。 果然,在第四十三回《闲取乐偶攒金庆寿 不了情暂撮土为香》中,关于香袋就有了明确记载:(宝玉和茗烟)一气跑了七八里路出来,人烟渐渐稀少,宝玉方勒住马,回头问茗烟道:“这里可有卖香的?”茗烟问道:“要香做什么使?我见二爷时常小荷包有散香,何不找一找。”一句提醒了宝玉,便回手向衣襟上拉出一个荷包来,摸了一摸,竟有两星沉速……
rr文学经典《红楼梦》多处提到沉香。
r沉速,即“沉香”和“速香”;“两星”,即“二钱”,有少量之意。在贾府这样的豪门,至尊公子哥宝二爷的香袋子里,装沉、速香料两种,竟然只有两钱,可见沉香这种香料的名贵。
rr张爱玲《沉香屑·第一炉香》。
r在《红楼梦》中,这样迂回的笔法,曹雪芹运用得炉火纯青,这使得整个阅读的过程充满了抽丝剥茧的探索的兴味。而与之相对应的,或可牵扯张爱玲的《沉香屑》系列。《沉香屑·第一炉香》是张爱玲的代表作之一,描写香港社交圈中的一幕幕,其中对人物性格和命运进行了深度剖析。小说中出现的“沉香”这一元素与《红楼梦》中的“沉速”异曲同工,是描绘葛薇龙命运的重要象征。小说中的人物性格、命运、象征元素以及具体情节上,与《红楼梦》都有着丰富的互文和映照。而在《红楼梦》第一回中,癞头和尚看见甄士隐抱着女儿英莲道:“惯养娇生笑你痴,凌花空对雪澌澌。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这句偈子预示了英莲的一生,里面的 “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暗合了张爱玲《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阴历三十夜”(近元宵节)以及葛薇龙的命运。聪慧如张爱玲,深谙“沉香”之意蕴,她把它作为葛薇龙命运的重要象征,暗寓着葛薇龙的一生如同一炉香,从开始到结束,经历着燃烧与消逝。由此,亦可见得张爱玲对沉香的喜爱。
r本稿图片除署名外均为资料图
r(海南日报)